经常会有人问我:榜哥,一个百万粉丝的账号值多少钱?或者,榜哥你觉得多少粉丝的账号估值能达到1000万?
不知道。
这是一个完全无从回答的问题。在内容创业的大潮中,我曾见过十几万粉丝的项目估值数千万,也曾见过上百万粉丝的公号以几十万的价格转手他人。值多少钱这个问题,从来不是能以多少粉丝衡量的,虽然所有人又都在追求粉丝数。
一个不到10万粉丝的小号值多少钱?关于这个问题,曲凯的投资人用真金白银做了回答。
6月20日下午,在三里屯附近的一个咖啡馆里,我又见到了曲凯,两天前他在自己的公众号“42章经”上宣布了新一轮融资信息:头头是道领投,凡卓资本(小饭桌旗下基金)、光源资本、联想之星跟投,小饭桌担任独家融资顾问。
“出让20%的股权?”
曲凯笑着摇了摇头,否定了我的猜想。
实际上在融资披露之前,“42章经”公号的粉丝只有9.6万。那篇融资稿发出后,给曲凯带来7000新增粉丝。“我自己都觉得很神奇。”
从曲凯开始通过“42章经”分享自己对于投资、创业和这个时代的思考以来,神奇的事情一直在发生。我看到了互联网对于个人魅力的放大,也看到了我们称之为内容创业的事业所具有的魅力,还有这个时代敞开的可能性。
“思考事物的本质”
2016年4月7日,曲凯通过公众号“42章经”发布了第一篇文章,《》讲述一个旅游行业的创业者,为了获得融资而不断迎合投资人编造宏大蓝图的故事。
推送之前,“42章经”后台只有两个粉丝,但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当天就突破了15000。曲凯在回顾中写道:“我发现,好像用心写的东西,真的还是有人看的。”
其实在开公众号之前,曲凯已经在知乎上收获了一票粉丝。
2015年6月8日,当时还是云启创投投资经理的曲凯兴奋地在朋友圈宣布,“抓住了知乎兴起的尾巴,粉丝终于爬过一万。”而在知乎五周年的时候,曲凯已经在知乎上码了84175个字,被收藏过万次,同时还被知乎官方的日报推荐了16次。
不过曲凯目前在微信上只写出过一篇10万+,题目叫《》,条分缕析地讲了他对于微信推出“搜一搜”和“看一看”功能的看法。
曲凯并非一个高产的作者,截至目前,一年多以来“42章经”共发布了67篇文章,其中还包括几篇朋友的投稿和编译的内容。在这些文章中,曲凯有时候普及的是概念,比如CAC/LTV/PBP等;有时候分析的是热门行业,比如内容创业、共享单车、社交媒体等等;有时候是商业洞察,也有时候是VCer 身边的故事……
但所有的内容都贯彻“42章经”的slogan——思考事物的本质。
从美国名校杜克大学毕业,做过咨询,在百度当过产品经理,在云启创投干过投资人,又去一家创业公司做过战略运营总监,非常在意“成长曲线”的曲凯很善于条分缕析地拨开表象见本质。
在认知决定成败的创投行业,这种能力非常关键。同时,曲凯还很善于深入浅出地表达复杂的现象,所以内容涨粉效果很好。曲凯把关注者称之为“股东”,他绘制了一个股东变化的曲线图:
曲线图上那些陡峭的部分你都能找到一篇圈内刷屏的爆款文章:2016年9月28日,《》,阅读量6.9万;10月23日,《》,阅读量7.8万。
不过在宣布融资的当天,曲凯同时宣布:“从今天开始,42章经所有的文章都不会再考虑阅读量或增粉效果,而是深扎已有的关注者,去做更多的运营与服务。”
10万粉丝够了吗?它足够撑起一门生意吗?这要从曲凯对内容创业的理解说起。
泛而浅VS纵而深
去年我曾经向曲凯约稿,请他谈谈自己眼中的内容创业是什么样子的。作为一个投资人出身的内容创业者,他的视角能帮我们跳出单一经验的束缚。
在《》这篇文章中,曲凯对于内容创业的商业路径进行了一番逻辑推演:
内容创业的兴起是因为渠道的变革;
但渠道并不掌握在创作者手中,创作者只是善于获取流量;
内容创业最终的追求不是流量,而是利润;
内容创业的商业空间可以用一个公式概括:收入=覆盖人数X人均贡献;
覆盖人数与人均贡献存在内在矛盾:要想覆盖更多人,内容就要浅;要想用户关系强,内容就要深。
所以内容创业最终将走向两条不同的道路:
A .泛而浅:用较浅显的内容获取更多用户,通过广告等形式进行流量变现;
B. 纵而深:用精深、专业的内容获取少量垂直用户,通过非广告形式进行影响力或者说信任变现。
“咪蒙一篇文章的曝光量可能是上百万,她一条广告费能收几十万。但是对于垂直媒体来说,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因为你的潜在受众规模就没那么大。如果这个时候还用流量思维,就是没sense。”曲凯如是说。
而且曲凯认为,随着渠道红利不在,所有内容生产者都会面临留存率的困境,粉丝可能仍然在增多,但阅读量却越来越低。
在未来,做“纵而深”的内容创业者,有着更大的施展空间。这也是他给“42章经”选择的道路。
相信人性,相信人们重视品质
曲凯曾经纠结过如何让“42章经”实现日更的问题,毕竟周更频率有点低。但后来曲凯放弃了日更的想法。“当你想清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内容创业的基础还是内容。“我觉得好的内容就是要做引领者,而不是迎合者。”曲凯在自身的实践中重塑了对于优质内容的信心,他用iPhone的一个例子说明了这一点:
当iPhone大卖时,苹果首席设计官Jony Ive曾说:“数字的确说明我们的东西不错,但此外,我觉得史蒂夫感到他证明了自己。这很重要,不是说证明了 ‘我是对的’ 或 ‘看,我就说吧’,而是证明人性值得信任。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人们确实能辨认出真正的品质,而且他们重视品质。很多人并不相信这点。”
“不是内容为王,而是高品质的内容为王”
曲凯相信好内容对于黏住用户、吸引用户的力量,他也做到了“叫好又叫座”。
“写文章的一个好处是,以前我仰慕的那些人主动来加我微信了。”包括经纬中国创投合伙人张颖;刚和马化腾打了一场嘴仗的朱啸虎,他的金沙江投资了一连串明星企业,ofo和映客是最近的两个;还有美团点评的创始人王兴。
在“42章经”的后台还有一个神秘的关注者:显示定位在杭州的Jack Ma,头像是马云本人。当然,到底是不是马云,不得而知。
通过持续输出关于VC、关于创业、关于互联网的思考,“42章经”的10万粉丝基本都是创业者和投资人。
“42章经”的商业蓝图,就是要围绕着这一小撮人展开。
媒体积累资源,FA考验能力
拿了投资人的钱,你怎么回报他们呢?我问曲凯。
“内容付费就是个生意,或许能赚到很多钱,但还是一个生意,不具有持续性和增长性。”曲凯说:“不会有人说我要投资一个专栏。”虽然他也是36氪付费专栏的作者之一。曲凯给“42章经”规划了一条更有想象空间的路。
面向创业者和投资新人的培训课程以及FA(财务顾问,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帮创业者找钱、帮投资人找项目的人)是两条最直接的道路。培训课程逻辑很简单,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需要了解很多投资知识和思维,曲凯正擅长此道。
FA是一个已经被验证的生意模式,但不是一个垄断的生意。“42章经做FA的优势,一是媒体的影响力,二是从内容中显示出的专业能力,三是和很多投资人、创业者良好的关系。品牌、服务能力、投资人关系。”
当然,可能性不等于能力。“所以我们在招人,这是一件需要验证的事情,不然估值也不会那么低。640万可能就是一两个FA案子的佣金。”曲凯笑着说。
空空荡荡的新办公室中曲凯正在思考
在曲凯的身上,内容的魔力又一次体现出来。一个入行不久的年轻人,利用新媒体将自己的思考传播出去,具备了多年资历的人才可能具有的个人品牌、资源和可能性。“很多资深投资人,他们积累的人脉、资源、能量,不用做自媒体也足够去做FA这件事了。但对我来说,就是要通过自媒体来积累能量。”
“媒体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其次还能带来流量和资源。当然流量不等于资源,就看你怎么转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