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30年坚持寻找战友家人
汤宏寿翻阅旧时照片。春成供图
“如果有人牺牲,活着的要看望逝者的父母家人。”这是汤宏寿和战友们走上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场时的约定。1987年转业后,为了实现那份生死诺言,汤宏寿和几位战友踏上了寻找烈士家属之路,一找就是30年。
汤宏寿,泰兴市张桥镇汤庄村人,1976年参军入伍,成为南京军区守备28团的一名战士。1978年12月,部队调防到广西边境后不久,对越自卫反击战就打响了,汤宏寿和战友们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战场。第一次战斗,他们大获全胜,全体士兵斗志高昂。但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意外随时都会发生。考虑到这一点,在第二仗“高巴岭战役”前,汤宏寿所在连队的15名泰兴籍战友聚在一起,手拉着手彼此许下承诺:如果有战友牺牲,活着的人一定要代替看望其父母家人。
这既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责任。“高巴岭战役”打得十分艰难,不幸的是,汤宏寿所在连队的180名战士伤亡了45人,其中,5名泰兴籍战友光荣牺牲。
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汤宏寿调到上海警备区工作。1987年,他从部队转业到泰兴市粮食系统工作。转业到地方后,他开始四处打听牺牲战友的相关信息。不过,由于当年时间紧张,很多战友根本没有留下太多的信息,大家只依稀记得名字,家庭住址、家庭成员等都一无所知。加之当年通讯也不发达,给寻找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
在汤宏寿身上,始终揣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牺牲战友的相关信息,粘贴着他们的照片。每当获知一点有用的信息,他就会记录下来。多年来,汤宏寿奔波了许多地方,陆陆续续掌握了一些零碎的信息,找到了其中一人的家人。
2009年,汤宏寿遇到了另外几位老战友,并建起了战友群。通过网络大家把各自的信息在群里交流共享,很快他又找到了3名牺牲战友的家人。至此,还有最后一名泰兴籍烈士周富荣的家属没有找到。周富荣是5位泰兴籍牺牲战友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汤宏寿对他的印象很深。“尽管只见过一次,但我至今仍记得他的眼睛很大,炯炯有神,说话也铿锵有力。”根据掌握的信息,得知周富荣是原泰兴县许庄乡人。2016年11月14日,他和袁邦平、刘志生等几位战友几经转折,终于找到了周富荣的妈妈。看到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既开心,又难过,和老人有拉不完的家常、说不完的心里话,就好像许久未见妈妈的孩子一样,他就是她的儿子,她就是他的母亲。临别时,他们站成一排,向老人鞠躬,异口同声地喊“妈妈”,老人顿时泪如雨下。
在寻找泰兴籍牺牲战友的过程中,汤宏寿等人还发现了不少非泰兴籍牺牲战友的亲属信息。经初步统计,在那次战斗中,包括其他连队,能发现线索的牺牲战友共有52名,其中绝大多数是江苏省和安徽省的。此后,他们决定一并寻找并看望这些战友的家属。
“尽管这些战友不是我们的老乡,战前也没有相互承诺,但他们是为了祖国和人民而牺牲的,一样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汤宏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