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很多将军、皇帝留在历史上的名声都有与“英勇善战”这一形容词类似的词语,但是,很多人看到了这些掌权者的出色,却没有看到他们背后为其出谋划策的人物。而这类人物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就是——军师。
《辞海》皆据此释“军师”为东汉、三国、晋设置的掌监察军务之职官。《三国演义辞典》“军师”条则释曰:“军师,官名。三国时,三公及常设将军所置属官,其职为参谋军事,类似幕僚,第五品。”据现有记载,“军师”一职的出现,起码应上溯至战国时代。
历史上有过不少军师,但是,真正青史留名的却不多,有一些人跟错了主公,或者自身本领有限,以至于,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痕迹。既然如此,那些青史留名,而且,被传的神乎其神的军师都有谁呢?
排名第一的军师自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诸葛亮,这位高人手握羽扇指点江山的形象可是深深的印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啊!而他借东风、草船借箭等典故更是很多小孩子百听不厌的故事,所以,这里他的事迹也就不用再细说了。
还有一个,诸葛亮能在军事之中被后人崇拜的原因就是,往往维护正统者会成为叛乱者,历史上黄袍加身的事情可谓是屡见不鲜。因为,成功的维护者必然拥有强大的实力、军事力、统治力、号召力、诸葛亮恰好就拥有这些特质然而诸葛亮却没有黄袍。再加上,此时的他依然呕心沥血的继续着他的维护大业、统一大业。
就这一点,也是被历代帝王将相推崇的最主要原因。
在诸葛亮之下的军师有很多,其中,佼佼者之一应该就是郭嘉了。此人生活在东汉末年,原本是袁绍手下的一个谋士,但是,袁绍并没有注意到他的本事,一直没有重用他。
郭嘉自认有才,那他心中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就可想而知了,于是,他几经考量,最终选择了曹操,成为了曹操的军师。曹操就算有千般不好,但是,他重视人才是身为主公一个极其优秀的品质。郭嘉投奔过去之后得到了曹操的重用,二人相处的也十分融洽,他一度成为曹操的左膀右臂,也活该着袁绍不走运,居然放跑了一个这么厉害的人物。
郭嘉此人极有才学,曹操认识到他的本领之后,就事事请教他,郭嘉也乐得给重视自己的主公出谋划策。在这君臣二人的相互配合下,曹操的势力迅速增长,很快就拿下了北方,郭嘉也因此声名鹊起。就在曹操庆幸自己得到了一个人才,觉得自己看到了统一天下的愿景的时候,郭嘉出事了。
一次,曹操出征,郭嘉作为他的军师自然也随扈在旁,可是不知为何,郭军师忽然就身染重病,而且药石无用,很快就病入膏肓。曹操心急如焚,让手下的军医尽全力诊治,可是,仍然没能把郭嘉的命救回来,最终,这位军师因病去世,享年三十八岁。
他的去世,对于曹操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此后,曹操时常怀念他,认为如果郭嘉还在的话,他定会有如神助,能早日完成大业。
如果,郭嘉的寿命再长一点的话,历史真的会改变也说不定。
第三位料事如神的军事就要数范蠡了。虽然,范蠡出身低微,但是,十分聪明,从小就胸怀大志。他饱读诗书,渐渐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其原本是楚国人,理当为楚国出谋划策,在楚国建功立业。但是,当时楚国的政治十分黑暗,而且,只有贵族才能当官,出身低微的范蠡对这一切都十分不满,所以,他投奔了越国,决定在越国建立自己的功业。
在越国,他用尽全力,一心一意的辅佐勾践完成复国大业,而他最终也成功了。等功成名就之后,范蠡也已经看透了功名利禄、红尘俗世,于是,他退出了朝堂,开始闯荡商界。
作为商人的范蠡同样出色,身为商场“小白”的他,三度成为巨富,又三次倾家荡产,其传奇经历让世人啧啧称奇,但无人能望其项背,甚至,他也凭借高超的经商本领被人称为“商圣”。还有一种传言,是说,范蠡与西施暗生情愫,在帮助勾践完成大业之后就带着西施隐居了。
不过,不管他是成为了“巨富”还是抱得美人归,都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第四位军事大家同样很熟悉,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张良。张良是个有名的美男子,也是个刘邦手下运筹帷幄的军师。在刘邦统一天下的大业中,张良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鸿门宴上,他为刘邦出谋划策,帮他虎口脱险,后来,还与韩信一起扶持刘邦成为了天下之主。
这里,最重要的是,在功成名就之后,他并没有得意忘形,而是审时度势,急流勇退,也因为他能及时放权,所以,没有受到刘邦的猜忌,有了一个相对安稳的晚年。
第五位军师也很有名气,就是帮着刘伯温开创了明朝的刘伯温。刘伯温运筹帷幄的本事也被很多人称赞,还有人拿他和诸葛亮编了一个顺口溜,说的是“一统江山刘伯温,三分天下诸葛亮”。相传,刘伯温并不喜欢这句话,总觉得诸葛亮名不副实。
于是,就有了我们常听到的一个故事:他便带人去了诸葛亮的坟前,谁知道刚刚看到诸葛亮的墓碑,他就心服口服了。因为,诸葛亮的墓碑上除了一句话外别无他字,那就是:“只有伯温到”。原来,诸葛亮早就算到了刘伯温回到他的坟前来,所以,他怎么能不令人心服口服呢?
参考资料:
『《辞海》、《世纪》、《三国志》、《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