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网站目录 » 资讯 » 有条信息 » 文章详细

中国孩子必读的传统故事,400匠人10年心血打造,值得成为每个家庭的传家宝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300次 发布时间:2017-12-14



◆ ◆ ◆

文 | 好物君

01

这几天开始,街道、超市、商铺的装饰都换成了圣诞风格。许多早早摆好的圣诞树,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好物君和家里人视频的时候,小侄子也是抢着手机问他的圣诞礼物是什么。


为何孩子这么喜欢西方节日?

除了环境的氛围,有很大一个原因是提起童话,孩子们很容易就想到白雪公主、人鱼公主或是灰姑娘。可是人鱼公主美丽的大眼睛是绿色的,七个小矮人用刀叉吃饭,灰姑娘和王子相遇在盛大的舞会……



这和我们这些黑头发黑眼睛,习惯用筷子吃饭,喜欢在过年时挂灯笼包饺子的中国人的世界,距离得多么遥远。

现在小孩的生活中,充斥着手机、ipad,玩游戏看动画片,既伤眼又费时,对孩子的成长更是没有多少益处。

而好物君小时候,奶奶时常摇着扇子给我讲故事,过年贴红对联、放鞭炮,是为了吓跑叫“年”的怪兽,端午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跳江离世的屈原,了解到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的爱情……


丰富生动的情节总能让聒噪吵嚷的我安静下来,进入梦乡和故事里的人物一同探险。


所以我从小时候就知道,原来每一个节日节气,都有趣味横生的由来,并且渐渐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延续下来,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可如今,少有爸妈再去给孩子讲这些故事,知道这些的孩子也越来越少了。

难道我们这些经典传统的宝藏,就要在西方文化和科技的冲击之下,慢慢被遗忘,消失在现实当中吗?


02

有这样一群人,不忍心眼睁睁看着中国传统神话、历史典故等渐渐消失,毅然决然地选择承担起挖掘和重塑的角色,将中国传统故事以更有价值的方式呈现在更多孩子面前。

他们就是 台湾汉声杂志社 的工作人员。

汉声杂志社很早就被喜欢东方文化的人士评为中华民族的“无尽藏”,甚至享誉全球文化界。

因为 汉声杂志社自1971年成立起,46年如一日致力抢救、保护和发扬中国民间传统文化 ,奔走完成大量民间文化的收集和整理,拯救了数十种濒临失传的民间手工艺,长期收集建立起“中国民间文化基因库”。


出版杂志140多期,内容涉及民间文化、民间生活、民间信仰、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多个方面。

在投身民间文化保护事业中时,汉声杂志社的几位创办人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传统文化面临快速凋零的危机。

尤其大量的西方童话故事取代了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导致许多孩童并不了解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孩子们的国家民族意识也渐渐淡薄。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从童年走向未来,于是,汉声的几位创始人萌发了编创中国人自己的童话的想法,希望能够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尽一分心力。


既然如此,越是传统的越需要怀着一颗敬畏之心,严谨且负责。

为此,汉声杂志社招募了 100多名文字编辑收集、整理、编写故事 ,启用了 300多名美术编辑研究、绘制插画。



他们深入民间,走访了很多隐藏在民间的“故事大王”,查阅了众多民间故事典籍,从浩如烟海的中国民间文化中, 以童趣为标准,发掘、精选,再以简单、浅显、亲切的文字,融入丰富的想象力编写出一个个最具传统经典的故事。

历时快10年的坚持与努力,直到1981年,才最终集结成册,完成了一套 《汉声中国童话》。


每月一册,共12册,每天一篇,共362篇图文并茂、原汁原味的中国童话。


“谨将祖先流传下来的故事,送给中国新生一代的孩童。”


这句翻开书看到的第一句话,道出了《汉声中国童话》出版的初衷!


03

为了出版这套中国人自己的童话,汉声杂志社做了什么?

从编写之初,汉声杂志社就以 “慢工出细活” 的标准要求相关人员。


先专业培训,再整理编写故事

所有参与《汉声中国童话》的文字编辑,在开始编写前先经过民俗专家、语文老师、儿童心理学家等各领域专家的培训。开始两三个月甚至一则故事都没有写,每天只是参加各种活动:听课,做报告、开讨论会。

“这样慢慢训练,扎实的打下基础,真正开始工作后,才有能力栩栩如生地消化资料,而不为先前整理的资料所困。”


来自孩子的真实检验


只有专业培训还不够,还需要来自读者的真实检验。


当时出版社巷子里的孩子们就成了决定故事去留的小评委。每一篇故事创作完成, 先讲给孩子听,如果孩子不喜欢,那就继续修改,直到能够吸引孩子为止。

除文字外,插画也是书中主干。


汉声专门成立了制作各类中国童话插图的“汉声画坊”。为了使插图具有民族的美术风格,他们翻出积存十多年的中国美术资料,甚至向国外美术馆调借中国美术文物的幻灯片来做参考。

在形式上, 年画、皮影、刺绣、剪纸、壁画、雕塑、石刻, 甚或历代的美术作品,都成为“汉声画坊”活用的素材。


文字部门需从大量的资料中披砂沥菁, 在二三十个故事中精选,再三修改 ,才送进插画部。一大沓夹有许多注记纸条的厚重画册,可能只为了一则故事打草稿。

所以,《汉声中国童话》书中一张战争场面的草稿,足可以让美术编辑们忙上一个礼拜;一幅边框也往往耗用三四天才能勾绘完成。


正是这种严谨的编创精神,才使得《汉声中国童话》成为历久不衰的经典。


04

出版之时还未推广,仅靠口碑相传,《汉声中国童话》就取得了极佳的销售成绩。据汉声杂志的总策划黄永松先生回忆,当时杂志社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


很多小学生看过第一本《一月的故事》后,就开始期盼第二本、第三本……


《汉声中国童话》的忠实读者谢启大女士曾写信说:

“每次搬家唯一没有被清理掉的书就是这套《汉声中国童话》,这套书已经成为我家的传家宝!”

在台湾,这套《汉声中国童话》一经推出,便 被孩子评为最喜爱的读物 ,成为台湾小学“说故事课”上的主角。曾荣获 台湾“校园好书排行榜语文类排行榜第一名”。

36年来,这套书更是风靡全球华人世界的传奇之作, 影响了两代人的童年 ,被称为 “传家宝”级别的图书 。


但这套书自出版以来一直只有繁体版,如《我们台湾这些年》的作者廖信忠曾经说过:

“小时候特别羡慕那些家里有《汉声中国童话》的小朋友,因为这是一套非常精美也非常贵的经典童书。即使经济不宽裕,很多父母也会为了孩子教育,咬咬牙买下。”

终于在2013年,《汉声中国童话》简体中文版才首次在大陆出版,之后 3年畅销500万册 ,读者好评如潮。

一年前天地出版社再次引进《汉声中国童话》,十几位编辑再次根据繁简体区别、台湾和大陆的认知、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进行反复调整,再三推敲,历时一年,才终于敲定出最新版。


这套最新版 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台湾原版图书品质,是 超大16开本 的 精装升级版《汉声中国童话》 。


按照传统农历岁时, 每月一本 ,每个月按农历的30天,每天一则故事,加上除夕和大年初一各有2篇, 全套12本,一共362个故事 。

最新版《汉声中国童话》按照季节,分为春夏秋冬4套,每套3本。 目前只出版了春夏套装,一共6本 ,好物君就迫不及待地推荐给爸妈和孩子们。

你可以先读春夏套装,提前感受这套书中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春夏套装,1-6月

一共 6本 ,共181个故事

如果孩子喜欢,再选择不久后即将出版的秋冬套装(差不多2018年1月出版),让孩子依岁时节令,从年头至年尾,每日一读中华文化,轻松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汉声中国童话》

春夏套装 · 共6册

赠送一套新春福袋

原价:468元,十点读者特惠价: 299元

(省169元)

关注微信公众号“十点好物”即可查询订单、物流信息

最地道的中国经典故事

让传统文化陪孩子长大


《汉声中国童话》巧妙地把中国传统智慧与中国故事结合到一起,按照传统农历岁时,从大年三十开始, 每天一则,讲述最地道的中国故事。


故事中涵盖节日传说、民间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事物起源故事、科学故事等。 例如:


民间故事: 《二月的故事·板桥三娘子》


神话故事: 《三月的故事·玄天上帝大战龟蛇》


名人故事: 《六月的故事·荷塘边的小画家》

补充小学生课内外知识


《汉声中国童话》中的故事涵盖丰富,除了民间故事、神话故事,也有历史故事、事物起源故事、科学故事等。


帮助孩子增加多种知识,为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每一个故事,都向上承接祖辈的精神,经过仔细咀嚼后再往下一代,诚心地交到新一代儿童手里。

每天读一则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中国童话”,让中华文化就这样在中国儿童心中扎根。


原汁原味的中国风插图

展示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这套书不仅以故事吸引孩子,每一幅插图也饱浸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幅幅鲜活灵动,具有传统风味的图画,让孩子能在阅读精彩故事之际,了解中华民间美术的精髓。


中国技法、中国色彩、中国风格,打造 浓浓“中国风” ,图文相得益彰,生动还原古代生活场景, 给孩子全新的传统文化认知 。

还有青铜纹饰、石刻拓片、敦煌壁画等民间美术精华装饰插图边框, 多层面呈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美感。


让孩子能在阅读精彩故事之际,习得中华传统美术的精髓,涵养出纯正的、中国的艺术襟怀。

搭配“给妈妈的话”

爸妈轻松讲,孩子最爱听


孩子爱听故事,爸妈却不知怎么讲故事,有时生搬硬照的对着书念一遍,孩子听不懂,问着问那真不知怎么回答。

口语化的叙述方式,除了方便爸妈和孩子亲子共读,也增加了孩子自主阅读的趣味,从中获得成长的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