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因为婚后生活尽是琐碎与争吵:也有人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归宿,因为只有爱的浓烈才期盼相依相偎。
在现代人的眼中,虽然婚姻也许已失去了神秘的感觉了,但是却依旧让人为之倾倒。
在古代社会,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就可以遵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为人妇了。这在现代人的思想范畴里,绝对是一件离经叛道的事情。
因为按照现行婚姻法的规定,“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才能步入婚姻殿堂。
为什么古代女孩子,在稍微发育成熟,十多岁的时候就要着急嫁人呢?究其原因,除了与当时封建制度有关之外,其深层原因少有人知。
现代人的平均寿命高达80岁所有,而古人活到40多岁,就已经步入了老年,所以才会有早婚早育的习俗。
可以说女孩子十三四岁结婚、并且生儿育女,对身体危害特别大。毕竟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要开始孕育下一代了,确实有一点别扭。
第一、古代女子出嫁年龄略考
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贵族男子二十岁时要举行冠礼。证明他们已经成年了,实际上这一点与现代的成人礼颇为相似。
据《礼记·曲礼上》记载:
“男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三十而娶,女十五而许嫁,二十而嫁”。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古代男人在行冠礼之后,就变成了大丈夫了。“三十而娶”说的是男人,可以在三十岁的时候娶妻,当然这应该是婚配年龄的上限。
而古代女子十五岁,就要许配人家,然后二十岁之前,就要嫁出去,这是西周时期的婚俗规定。
但是到了战国时期,由于战争频繁而又惨烈,所以继续补充本国男丁。这个时候就将女子的结婚年龄提前了一大截。
齐桓公曾令:“女十四岁出嫁”;而越王勾践则令:“女十五岁出嫁”,这说明战国时的女子,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必须要嫁人了。
第二、三国两晋南北朝“女十二出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可以称得上是社会大动荡时期。而此时由于女人的地位特别低,国家连年征战,导致人口锐减。
为了能够增加人口,北周武帝宇文邕下令:“女十二出嫁”。一个12岁的女孩子,在现代社会还只是个小女孩,但是在当时社会,却要嫁作他人妇。
据《汉书》记载,汉惠帝曾下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意思很好理解,说的是汉朝女子超过十五岁不嫁人,那么家里的赋税就要翻五倍。
这对于农民家庭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很多农户家的女儿,都会在12- 左右结婚生子。
但是古代女子不到十五岁就结婚,其实对身体健康的危害非常大。据记载,曾有大臣谏言,说此举对女子有危害。
但是,并没有被皇帝采纳。古人并不是不知道这一点,而是因为这样,能够让人口数量快速增加。
由于古代战争十分频繁,在战争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最重要的是还会有很多壮丁死于战争。
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只有男人才会拿起刀剑上战场。但是当兵员数量锐减之时,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最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女孩子尚未成年之前,就结婚生子,这其实也是封建制度的一个弊端。
因为男尊女卑思想在当时十分盛行,他们根本不会顾及女孩子身体安危。只要他们能够早一点生孩子,就可以有效保障男丁的输出。
而唐朝时期,虽然对女子家人年龄有所放松,但是依然规定“女十四出嫁”。
可以说从西周时期“女十五而许嫁,二十而嫁”,再到北周“女十二出嫁”,古代女子的结婚年龄,并不是依照身体发育情况而定,而是需要根据统治者的意志,和当时的社会环境而变化。
结 语
在现代人的心目中,古人的很多做法都非常奇怪,甚至还会有一种惨无人道的感觉。但是在那个时代,又有谁能够摆脱这种悲惨的命运呢!
可以试想一下,一个刚十三四岁的小女孩,身体都尚未发育成熟,就让她们嫁人生子,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