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网站目录 » 资讯 » 有条信息 » 文章详细

郑和率领船队七次远征都去了哪些国家,郑和远征的目的是什么?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548次 发布时间:2020-12-09

朱棣令郑和派遣船队去东南亚和印度洋,原因何在?《明通鉴》记载说是为了探访在南京陷落时生死未卜的外甥朱允炆(建文帝)的下落,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郑和率领船队七次远征都去了哪些国家?郑和远征的目的是什么?  


郑和率领的船队
郑和所乘的旗舰被称作宝船。永乐三年(1405)六月旗舰从南京出发,以它为中心,浩浩荡荡的船队于当年冬天集结在江南港口浏河港,从那里顺长江而下驶向外洋。从此以后开始了长达三十年对南海、印度洋进行的七次远征。云南穆斯林出身的郑和成为统率士兵、船员、水夫以及统辖数百船只的总司令官。


不过,对于这一壮举,明朝的官方文献中几乎没有留下任何记录。《明实录》中只记载了永乐三年九月,皇帝命令都指挥使“改造海船,备使西洋诸国”,至于船队何时出发都没有明确的记述。正式记载中,郑和受皇帝命令行事的内容都被抹去了。究其原因应该是因为管理官方文书的官员们从心底里没有把内廷主导的事业当做大事来看待。


调查郑和远征全貌的工作,依靠拼凑遗留下来的不完整的记录以及对中间一些零星内容的推测来进行。这就生出一些假说,认为郑和的船队曾先于哥伦布到达了美洲大陆(加文·孟席斯〔Gavin Menzies〕著,松本刚史译《1421:中国发现世界》,Sony Magazines,2003年)。虽然支撑此种假说的各种见解耐人寻味,但是难以考证。


1930年福建省长乐县南山寺(三峰塔寺)出土了一块石碑。高162cm、宽78cm、厚度为17cm的石碑碑额上用篆书刻着“天妃灵应之记”,碑文共31行1177字。所谓天妃指的是航海的守护女神妈祖。据碑文所记,该石碑是宣德六年(1431)仲冬(农历十一月)吉日,郑和为求航海平安所立,记载了之前六次航海概要。


实施远征的朱棣已经死去,下一任皇帝朱高炽(洪熙帝)时期远征事业一度中断,历经十年的空白后郑和才又得以再次出航。或许是郑和预感到此行将成为最后一次出航,读此堪称碑文中的长篇的文字,让人感觉到61岁的郑和唯恐在正式记录中难以留下痕迹,故而把自己壮年时期的事迹都刻在了石头上。宣德六年,郑和在船队的集结地浏河港的天妃宫也立了一块“通番事迹”的石碑,被喻作“长乐天妃碑”的姊妹碑,碑文的内容也应相近。


郑和的“天妃灵应之记”开头是这样的:


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际天极地,罔不臣妾。其西域之西,迤北之北,固远矣,而程途可计。若海外诸番,实为遐壤,皆捧琛执贽,重译来朝。皇上嘉其忠诚,命和等统率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赍币往赉之,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由占城国、爪哇国、三佛齐国、暹罗国,直逾南天竺、锡兰山国、古里国、柯枝国,抵于西域忽鲁谟斯国、阿丹国、木骨都束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之后叙述了航海中的苦难,对天妃显灵搭救的感谢,记录了在南山兴建天妃宫的事迹。


远征的记录
最后一次航海之前,也就是宣德六年(1431)春,船队集结到浏河港之后来到了福建省长乐的太平港。但是今天,即便站在南山上,一眼望去也满是房屋而完全看不到海了。这是因为明朝中期以后,海港被沙掩埋,成为平坦的土地。郑和他们到这里的时候,还是一个能停泊巨大船只的港湾。海港的南北两岸山地连绵,可阻碍强风,是一处天然良港。这一年,郑和的船队在此处停泊数月之久,等待季风从西南风转东北风。其间对天妃宫进行扩建、改修,献钟、鼓等作为供品。


碑文最后刻着“用著神之德于石,并记诸番往回之岁月,以贻永久焉”,记录了始于永乐三年(1405)的远征概略。根据郑和亲自监修的这篇碑文,郑和远征的概况可还原大致如下。


永乐三年,郑和率领船队驶往古里(Calicut)等国。海盗陈祖义在巨港(Palembang)召集手下掠夺外国商人。郑和的船队也曾遭到袭击,但在妈祖派遣的神兵庇护下瞬间打垮了海盗,于永乐五年结束航行回国。碑文中记载的陈祖义是广东人,一直在马六甲海峡掠夺海船。14世纪后半期巨港受新兴的满者伯夷(Majapahit)势力压迫力量逐渐减弱,这为中国航海人的进入创造了条件。


第二次航海始于永乐五年(1407),止于永乐七年。郑和巡游了爪哇、古里、暹罗、柯枝(Cochin)等国。各国国王以珍宝、珍禽、异兽贡献。第三次从永乐七年到永乐九年。当时锡兰山国境内,信奉佛教的僧伽罗人(Singhalese)与信奉印度教的泰米尔人(Tamils)相对立,这期间谋求扩大伊斯兰势力的地方领主抬头。伊斯兰势力领主亚烈苦奈儿拒绝向明朝朝贡,并设计谋害船队士兵,天妃显灵看破其阴谋,在神明的保佑下郑和俘获了亚烈苦奈儿。永乐九年自锡兰山国归朝献上俘虏,蒙帝恩,王归本国。


永乐十一年郑和开始第四次航海。此次航行目标为波斯湾忽鲁谟斯(Hormuz)等国。为了这次横渡印度洋并将接触伊斯兰世界中心的航行,不但准备工作较之前几次更为周全,船队的规模也更大。一位名叫马欢的穆斯林青年也加入到船队中。他把船队到达的各个地方的情况编集成《瀛涯胜览》,为东南亚研究留下了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据碑文介绍,在这次航海中,船队介入了苏门答腊的内部纷争,俘获了篡夺王位者,于永乐十三年回国。是年满剌加(马六甲)国王亲率妻子朝贡。


第五次航海始于永乐十五年,郑和率领的主队奔赴忽鲁谟斯国。此次航海最大的功绩在于收回了以往航海的投资。永乐十七年当郑和船队归朝时,一同回来的还有伊斯兰的使节。那时忽鲁谟斯国向明朝朝贡了狮子、金钱豹等异兽,阿拉伯半岛的阿丹国朝贡了被当地称为“祖剌法”(麒麟)的长颈鹿。木骨都束国(今天的索马里)送来了“花福禄”(斑马)与狮子,卜剌哇国(今索马里布拉瓦一带)送来了据说可日行千里的骆驼与鸵鸟。这些异兽当时应该被饲养在南京。长颈鹿作为贡品并不是第一次。永乐十二年榜葛剌(今孟加拉)曾送给中国皇帝长颈鹿,当时的情景还被画作一幅画。


永乐十九年(1421)至二十年的第六次航海中,郑和再次访问霍尔姆斯国。十年之后他的船队开始了最后一次远行。宣德六年十二月九日(1432年1月12日),郑和的船队成员在天妃宫拜祭之后从太平港扬帆远行。宣德八年夏船队返回,但却不见了郑和的身影。估计他应该是在航海途中去世了。


航海的目的
有关郑和乘坐的船只旗舰—宝船形状,一说是南京建造的沙船,一说是适合于在南海航行的福建船,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其大小,史书上记载为长44.4丈(约125.6米),宽18丈(50.9米),长与宽的比例是2.46∶1,与在泉州出土的宋代福建船的2.55∶1相近。假设宝船为福建船来计算,其最大排水量为14 800吨,载重为7 000吨左右。中间耸立着三根主桅杆产生推力,前后各排列着三根辅助桅杆以确定方向。船帆通过与它们的不同组合应对各种风向,保证了其足以准确掌握从东海到印度洋之间的季风。比郑和晚一个世纪横渡大西洋的哥伦布,其所乘坐的圣玛丽亚号全长25米左右,约为宝船的五分之一。


舵的重量估计为13吨左右。四爪铁锚重11吨,仅起锚就需数十名船员。而要驾驶这艘巨轮则最少需要两百名船员。


造船技术史专家山形欣哉从技术上并没有质的变化这一观点出发,认为郑和的宝船不可能有这么大而推断船身长为43.4米(山形欣哉,《游走于历史的海洋:中国造船技术的航迹》,农山渔村文化协会,2004年)。虽然无法断定宝船到底是排水量达一万吨级的巨轮还是船身长达50米级别的大船,但它都应该是当时15世纪中最大的船只。


以宝船为旗舰的船队,在其规模最大的第四次航海中由大小200多艘船只构成。每艘船都起了名字,例如清和、惠康、长宁等,并且各有编号。关于船队构成的史料并没有留下。综合稍后时代一些船队的资料进行推测,郑和的船队中除了有负责海战以及运输马、士兵等多项职能的马船(又称快船),还包括一些负责搬运粮食的粮船、载饮用水的水船等按职能划分的特种船。当船队在外洋航行的时候,形状就像是展翅飞舞的燕子。


朱棣派遣船队去东南亚和印度洋,原因何在?《明通鉴》记载说是为了探访在南京陷落时生死未卜的外甥朱允炆(建文帝)的下落,但是仅此难以解释船队规模之大。


有人认为从郑和的旗舰被称作宝船一事可见,朱棣的目的在于贸易,是为了获得南洋的物产。的确,郑和远征带来了长颈鹿等稀有珍奇之物。这些远方的物产应该为宫廷以及从事此事的宦官们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但是考虑帝国整体的收支,则完全出超。郑和出发前在巨大的宝船上装满了陶瓷器、丝织品等中国特产,这些都将慷慨地赠给所到之处的王后贵族们。而回贡的物产完全无法与之相称。若按照贸易来理解该项事业,须将内廷主导,外朝被排除在外作为前提。


作为帝国整体的事业来看,远征的实质性成果是,以此为契机,南洋各政权纷纷开始向明朝派出朝贡使节。由此也可以认为朱棣远征的目的在于把以明朝为顶峰的朝贡体制扩展到海域世界。


郑和拥有印有皇帝玉玺的白纸,这意味着郑和在船上可以以皇帝的资格发号施令。从中国出发的郑和的船队,在规模以及权限上就像一座行驶在海面上的帝国,甚是威风。


当船队出现在海平面上的时候,东南亚、印度洋沿岸的居民肯定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庞大的帝国存在。船队还军事介入各地的纷争,显示自己的军事力量,试图创造出明朝所设想的国际秩序。船队远征的时代里,众多的政权向明朝派出朝贡使节,可以肯定这正是船队凛凛外观所发挥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