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电影基金会”和台湾“两岸电影交流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12届两岸电影展,昨日(9月4日)在台北光点华山电影馆举办台湾场开幕式。虽然因为疫情原因,今年影展依旧无法举办两岸电影人的实体交流,但有一场名为“当我们一起走过,后疫情时期两岸电影新趋势”的两岸电影座谈于今日下午举办,两岸电影人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共同畅谈后疫情时期两岸电影的“进与退”。
大陆导演耿军的作品《东北虎》,日前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斩获“最佳影片”。《东北虎》作为今年两岸电影展上大陆选送的开幕片,一开票就在台湾一秒杀完售。耿军导演今日也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参与了座谈会。
他提到,电影《东北虎》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也撞上了疫情。当时耿军人在黑龙江鹤岗,剧组大部分工作人员在北京,作品声音制作在美国,剪辑在英国,所有工作只能通过手机和电脑交流,“每次见面才能把前一阶段讨论的做成成品,疫情让时间显得特别漫长。”
台湾选送电影《下半场》的导演张荣吉则表示,由于大陆疫情控制得很好,他的新作《听到请回答》今年2月份在杭州成功拍摄。目前电影也进入后期阶段,需要大量的线上交流开会沟通。“一开始确实不能适应,但后来慢慢找到习惯的工作模式。”
台湾资深电影监制叶如芬也与现场观众分享了她在疫情期间的经历,去年她手头有不少电影案子正在筹备中,却只能通过网络与合作的大陆导演进行讨论。直到今年2月份,叶如芬赴大陆按要求完成隔离,才与这位合作导演第一次见面。二人激动拥抱,大呼仿佛“网友奔现”。
叶如芬也提到,电影拍摄过程中她感受到大陆严格的防疫控制,入组前全剧组都要进行核酸检测,并且拍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必须全程戴口罩。她有感而发地表示,疫情让她体会到“不可思议的一年”,虽然改变了电影人的工作生态,但大家依然要努力根据现实进行调整。网络无界限,电影人必须持续创作才会有话语权。
同样出席今日座谈会的台湾资深影院公关经理李光爵则提到,全球电影业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台湾来说,去年虽然电影院没有关闭,但由于好莱坞大片延档或者停拍,台湾电影产值被“腰斩”。
从过去每年100~110亿新台币总产值,降到去年只有51亿新台币左右,“入行以来从没看过这么低的数字”。李光爵说,之前的日子大家都过得战战兢兢,今年本以为能找回一点生机,没料到台湾本土疫情三级警戒,电影院必须关闭,进而面临租金管销、人事成本的压力。
现在虽然大家努力熬过最困难的阶段,但目前台湾电影院还是有“梅花座”、禁饮食等防疫规定,当大家听耿军导演说现在大陆大部分电影院都可以吃爆米花看电影,纷纷表达了羡慕和期待。对于两岸电影的未来,耿军导演表示,自己已经四年未到台湾。
希望疫情尽快过去,他能带着和电影主创人员能到台湾进行交流,他十分怀念西门町的“阿宗面线”。监制叶如芬则表示,不管是台面上还是私底下,两岸电影人对电影的关注都是一样的。疫情的阻碍是现实,但不管是在大陆拍还是在台湾拍,都无损电影人对电影的热爱。
她也提到已故的“两岸电影交流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行导演,表示会扛起这份责任和期许,继续创作好看的故事,想办法展开两岸交流活动,拍更多电影给华人观众看。
(海峡导报驻台记者 林静娴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