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毁创业公司的原因成千上万,而一种情况发生的几率很小但却具有残酷的终极性,那就是:创始人猝然离世,对创业公司造成的影响。逝者已逝,活着的人该怎么办?
Kitchit 创立于 2012 年,由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学生 Marshall 和 Ferguson 创立地一家向用户提供「家庭厨师」这种服务的创业公司。公司运营了两年后,种子轮融资达 60 万美元。最初有四名创始人,其中一名华裔创始人。
2014 年刚过完元旦,除了一名正在夏威夷度假的创始人,另一位创始人却从早晨开始就不见了踪影。公司的 CEO Marshall 给 Tang 发了一条短信:「小子,你今天来上班了吗?」
实际上,这位首席技术室在上班途中发生了车祸,生命垂危,正在旧金山综合医院进行抢救。而到了第二天,他就去世了。
像高管在就任期间骤然离世,这种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也不会是最后一次。Dave Goldberg 是 Facebook 的 COO sheryl sandberg 丈夫,也是 SurveyMonkey(调查猴子) 的 CEO。他的去世不仅带给妻子巨大的伤痛,而且在追悼会上,管理层不得不在上百个哀悼的员工前保证会继续找一位新的领导人。但相比大公司,对于创业公司来讲,公司很可能会随着创始人的去世而垮掉了。简单来说,创始人的去世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
Tang 是 Kitchit 的首席技术官,他在公司里地位举足轻重。是 Tang 将网站上的内容落实到现实。并创建包括了询价,选择厨师,个性化菜单,付款环节整个流程的架构。因为 Tang 的去世,CEO Brendan Marshall 给全公司放了假,整个公司处于停顿期间,大家在悲伤之于都在担心自己的工作。
「我们以后怎么办?」他们问作为 CEO 的 Marshall。而创始人也不得不想象将要面临的一切有可能的选择。「没有 George 我们能将 Kitchit 项目进行下去吗?」「如果没有 George 我们的项目就做不下去吗?」
Kitchit 公司当时只有 8 个员工,业务订单让他们不得不继续工作。Kitchit 在假期前后的业务比较多 但是 1 月到 2 月期间,公司业务还没有出现下降的趋势。它的市场还在快速地扩展。管理层决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让公司维持原状,让网站和后端正常工作。三位创始人亲自承担了 Tang 原本的工作,他们没有迅速再进行招聘,而在十个月后才谨慎地选择了一名的 CTO。
不幸中的万幸,Tang 去世几个月之内,公司的订单平稳,并且开始出现增长,市场结果也非常明朗。SEO 效果良好,很多投资也有了回报。Kitchit 推出了一款新产品——当天预定系统,并拿到了 750 万美元融资。
三名创始人到此时也愿意承认,公司的高速发展给每个人都吃了一个定心丸。另一名创始人苦笑说:「我一直在想,如果公司业绩不明朗,我们剩下的几个人非常可能就会说出 『压力实在太大了,这公司还是关了吧。』 我真的不确定我们在承受 Tang 的离去后,还能否经受得住销售量下滑的考验。」
Kitchit 能支撑过艰难时期,确实是奇迹中的奇迹。
曾投资过上百家的 McClure 的公司说:「创业公司创始人去世后,公司能否存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规模,而不是在创始人去世之后公司领导做出来什么样的选择。如果公司有十几个人,并且有几百万的预算,那么很容易度过这个时期。如果公司规模特别小,只有 数个人,那么你就丧失了一员大将。」
除了 Kitchit 之外,还有三家创业公司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一家公司在洛杉矶,创始人自杀了,另一家是坐落在旧金山的 SaveUp,创始人 Priya Haji 像得了肺栓塞一样突然去世了。只有一家公司经受住了考验。那家公司的创始人得了癌症,给公司充足的准备时间。
Kitchit 如今依旧高速发展,三名创始人似乎依旧在承受伙伴离世的心理创伤。SaveUp 的另一位联合创始人 Sammy Shreibati 说:「我想了解别人是如何处理这种情况,这个时候真是异常孤单了。我问别人在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是如何处理的,并努力采用了他的建议。」
以下,是给创始人的几点建议。毕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
1、定期体检
2、拿出一个领导人的样子。在混乱情况下,你就是员工唯一能依靠的对象。无论你作出什么样的决定,都要坚定沉着地执行下去。
3、如果你不知道该做什么,至少先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
4、向其他人求教,在所有情况下,你都不是孤独的。去问问那些其他失去合伙人公司的遭遇,他们会很乐意帮助你。
距 Tang 去世已经有两年半的时间了,Tang 的父母参观了 Kitchit 的办公室,当 Tang 的妈妈收集了他的东西,她拿起了 Tang 平时使用的小毛毯哭了起来。当人们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孩子时,会希望你作为他的伙伴,能继续他未完成的事业。
本文由 TECH2IPO / 创见(tech2ipo.com)假冒爱丽丝撰写,转载或使用本文素材进行二次创作请参阅 版权信息
本文素材引用 Forbes,Medium,Techcru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