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三国一衣带水,文化渊源很深,从武术也能管窥一二。就拿剑法来说,日本人最爱念叨的“剑道”一词就最早见于《吴越春秋》。公元前473年,中国的吴被越所灭,吴的难民由山东半岛及东夷诸岛国渡海逃亡到日本,同时并携带了青铜制的“戈”与“剑”等。再经二百多年后,中国进入生产铁器的秦汉时代,这些铁器也随同大陆与朝鲜渡海过来的移民们,一块抵达日本。二世纪后半叶,耶马台国女王,遣使贡魏四次,获魏明帝赠绢、铜镜和大量的武器如“铁矛”、“铁剑”等。
要知道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最好的铸剑师,最好的剑客都是吴越韩魏国人,这是有原因的。剑这种武器历史很久,传说是黄帝发明的,《广黄帝本行记》中说:黄帝“乃采首山之铜铸鼎象物……帝所铸剑镜鼎器。皆以天文古字题铭其上。”这种武器在周以前基本等同于小匕首,材质多骨制和铜质,到春秋时,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才逐渐延长至50厘米,到战国,因为冶炼温度达到1200摄氏度,失蜡法发明等技术元素,才开始出现80厘米以上的剑。
很遗憾,这样的剑依然没什么大用。想象一下,诸侯们在平原上将方阵排好,战车在前,步卒在后,擂鼓以战,谁用剑?战车上的拿剑只能砍到马缰,步卒拿剑只能割脖子。他们要么拿弓,要么拿钺等长兵器,绝不会拿剑。
那剑就没上过战场吗?也不是,南方诸侯国比较喜欢剑,这是因为地形限制,车战在南方很困难,船战和步兵战相对普及,也不会像北方人那样没事儿摆个方阵玩(摆方阵完全是周礼,南方越国是古国,楚国是自立,都不算周邦联内属国,吴国算,但乃荆蛮也),剑这种短兵器就显得有用多了。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看春秋战国时数得上名号的剑,基本都是吴越产,风胡子、欧冶子、干将、莫邪也没一个是中原人。
因此,这部分剑术精英的出走,无疑是巨大的人才损失。于是剑术就在韩国和日本日益繁荣起来。日本的武术发展有一个有利条件,那就是低烈度、高频次的各种武斗、战役从来没有断过,从武家政治奠定之后,武士之间为了尊严拔刀互砍那是平常事。因此,也就建立了一套完全出于实战的武术理论,不玩虚的,只问能不能砍死你。
就拿剑道的基本姿势来说。剑道的攻击大致分为构元—攻—时机判断—打击—残心几个环节。构元就是传说中“你瞅啥”之前的准备环节“瞅”。在这个阶段,大致有上段构、中段构、下段构,其余各类构如城墎构(逆青眼)、燕飞之构、半开重段构、枪构、逆手上段构、一刀两断、法定之形、甲段之构、东军之构、不动之构等有几十种。
上段构是将刀举过头顶,做劈砍之势(分左上段、右上段)。中段构是剑尖对准对手面部或喉部。在中段构,手法又细分五种,也就是所谓的“五眼”:正眼是剑尖对准对手喉部。晴眼是剑尖对准对手两眼之间。青眼是剑尖对准对手左眼。星眼是剑尖对准对手脸的正中心。脐眼是剑尖对准对准胸膛的正中心。下段构是剑尖朝下,对准对手左膝盖处。此外还有胁构(刀身藏于右半身,剑尖朝后,正面看不见剑,佯降而欲突击的),八相(扛剑于肩上,刀锷与口同高),平青眼(指剑尖指向对手左眼的中段,通常是对付上段时使用),霞(以剑尖对住对方的右手,剑尖下沉而向后倾,和指向左眼的平青眼不同,通常是对付右上段或正二刀时使用)。
这些个起手式并非为了装逼,而纯粹是为了砍人。读者不妨起立双手握一棒状物自行体会一下,要让双手的力形成合力来劈砍,那基本的动作大约也就是日本剑道里的这几种,至于细节,全在于剑客自身体会了。也因为剑道全为砍人,且是双手大力砍人,所以连砍人的伤口都有相应规定,一共就是九种。
分别是:
唐竹 自上而下直劈
袈裟斩 左肩往右斜斩
逆袈裟 右肩往左斜斩
左薙 由左往右向腹部横斩
右薙 由右往左向腹部横斩
左切上 从左往右向上斜斩
右切上 从右往左向上斜斩
逆风 自下而上斩
刺突
这是日本和韩国双手剑法的共通之处,也曾经是中国双手剑法的特点。到了汉朝,剑就彻底退出战场了,被刀取而代之,因为马战成为战争的主要形态。对骑士来说,砍远比刺要重要,而剑恰恰长于刺而拙于劈砍,没有大环刀好使,直到长过一米厚背双刃大剑发明出来,也就是传说中的斩马剑。
但斩马剑过于沉重,步兵扛着它基本没有机动力,所以也逐渐淘汰了。而日本的剑道之所以能够发扬光大,将双手剑法延续下去,铸剑术的精细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剑道的形成目的明确、姿势明确、相应的训练方法和技术都很明确,一切为了砍人,所以铸剑时,只需要将最容易砍到人的“横打”部分用最硬最锋锐的玉钢,剑的其余部分根据实际需要用破面、铁滓、左下铁、庖丁铁等材料组合而成。因为不同部分的受热膨胀系数不同,使日本刀形成了自然的弧度,非常适合砍人,从而将日本冶炼技术低下只能低温炼钢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而此时中国的兵器冶炼却始终没有什么进步,原因是这技术被国家权力垄断,一般人根本见不到也学不到。宋朝对兵器和民间结社管制严格。导致江湖好汉行走江湖很少有拿刀拿枪的,一般都是带棍子。现在翻开《水浒传》,看里面对好汉功夫的描写都是“会得一手好拳棒”,就是这个道理。
宋朝之后,元朝更严,严到菜刀也要登记,往往一甲居民只有一把菜刀。现在回头看当时江湖好汉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行为,可能并非为了凸显男性气概,而是没有刀实在不好切。经过这两朝的折腾,到了明朝,据军事家茅元仪、戚继光的说法,中国的双手剑法已经失传了。茅元仪在序中写道:“古之剑可施于战斗,,故唐太宗有剑士千人,今其法不传。断简残编中有诀歌,不详其说。近有好事者得之朝鲜,其势法具备。固知中国失而求之四裔,不独西方之等韵,日本之《尚书》也。”
宋懋登《九龠集•钱氏剑策序》有云:“盖余之再游长安也,与英六周千侯交甚欢,千侯尝谓余,古法不传者三:曰剑术,曰坑法,曰画眉。坑法太惨酷,而画眉都确男子气,皆君子所不道。独惜剑法不传,使万世之抱孤忠、怀阴孝、纫深恩者,无从泻其至情,至阴阳日月,反复薄蚀而不已,则君子不能无遗憾焉。” 何良臣《阵记•技用》:“军中诸技,唯刀剑法少传。”想必明朝时,中国已没有双手剑法了。
茅元仪《武备志》卷八十六记录的双手剑剑诀及剑图据称来自朝鲜。俞大猷是剑法名家,撰写《剑经》,戚继光称赞其为“短兵用法,千古奇秘”。但是打开一翻就会发现这本书讲的是棍法,因此也有人怀疑俞大猷是以棍为剑,两者不分的。
其实哪有那么复杂,在专制统治者看来无论出于何种目的,私人使用兵器就是不对,还教人使用那更是罪加一等,如果居然敢将兵器使用之法写成秘籍那就可以无限上纲上线了。所以现实中的秘籍,记载得多是棍法,连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本武功秘籍明朝程冲斗的《耕余剩技》也主要记的是棍法。从《耕余剩技》这个名字也能看出时人对习武的态度。
正是因为不同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中日韩三国武术形成了一个轮回。最早的剑法是从中国经韩国入日本的,最后又是从韩国传回来的,至于战斗力,不妨八卦一下日本浪人倭寇。《明史•日本传》这样记载:“突犯会稽县,流劫杭州,突徽州歙县,至绩溪、旌德,屠掠过泾县,趋南陵,至芜湖。烧南岸,趋太平府,犯江宁镇,直趋南京。”这伙浪人从登岸到被歼灭历时近三个月,行程数千里,杀伤官兵四五千人,杀死明朝一御史、一县丞、两个指挥、两个把总,然后全身而退,直至后来才中明大军埋伏被消灭。此事的目击者,时任南京翰林院孔目的文人何良俊在笔记里,愤愤不平地挖苦道:“贼才五十三人耳。南京兵与之相对两阵,杀二把总指挥,军士死者八九百,此五十三人不折一人而去”。
《嘉靖东岸平倭通录》还有一段记录:“七月,倭犯南京。先是高埠逃倭,自杭州西掠至淳安,仅六十余人,以浙兵逼急,突入歙县,流劫至南陵,趋太平府时,掺江都御史史褒善,驻太平督兵御之。贼引而东犯江宁镇,守备遣指挥朱襄等,率勇士数百人出。时贼已至板桥,襄等怠缓,不知袒荡,纵酒,一遇贼。尽为所歼。群贼沿途杀人,由安德、凤台、夹岗各门外乡落,抢掠,趋秣陵关。时应天推官罗郎卿、指挥徐豕宗率兵千人守关,望风奔溃,贼遂过关而去。”
前现代的武术不昌盛和现代的民众不能自卫,都是一大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