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网站目录 » 资讯 » 社会焦点 » 互联网络 » 文章详细

近日,沈阳一位29岁的年轻女子,因脑出血去世后捐献器官。原定的心脏受捐者却临时反悔,拒绝了手术,使捐献者爱“心”救人的愿望未能实现。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493次 发布时间:2016-04-22


29岁女子去世捐献心脏 49岁受捐者反悔拒手术


医生公开个人电话接受患者登记 只愿有捐无受的遗憾不再发生

近日,沈阳一位29岁的年轻女子,因脑出血去世后捐献器官。原定的心脏受捐者却临时反悔,拒绝了手术,使捐献者爱“心”救人的愿望未能实现。这样的遗憾,让沈阳一位心外科医生疾呼:我愿意公开我的个人电话,接受患者预约登记,别再让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

49岁的患者

放弃了29岁心脏

几天前,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的主治医师刘涛接到通知:急诊科一位29岁的女患者因大面积脑出血,不幸逝世。其家属心怀大爱,同意捐献患者器官,让这个年轻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得以延续。而这名急诊患者的血型、体重等条件,刚好与心外科一名需要心脏移植的49岁患者张红(化名)相匹配。张红同意接受心脏移植手术。刘涛和心外科的医生们开始了紧张的术前准备工作。

当天晚上,数台移植手术在这家医院里同时开始。急诊患者的肝、肾等器官,成功地移植到多名患者身上。

但张红却在手术前犹豫了。“患者(张红)和家属的顾虑,我们非常理解。很多心脏移植的患者都有类似的担心,害怕手术费用承担不起,又怕手术太复杂,成功率难以保证等等。”刘涛表示,当天医生与张红及其家属沟通了至少四次,但晚上将近10点时,刘涛的手机上还是收到了一条张红家属发来的短信,里面写着——放弃。

朋友圈里急寻受体

爱心终落空

收到确认放弃的短信,刘涛立即联系医院领导。该院医务科科长傅全威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发出一条求助信息:“捐献者的心脏没找到合适的受体,实在太可惜了。如有适合心脏移植的患者,可以和我院心外科刘医生联系。”刘涛也转发了这条消息,并留下了自己24小时开机的手机号码。

“那天我的电话要被打爆了。”刘涛说,很多外地医院来电询问心脏供体的情况。但是,由于心脏从被取下到重新移植、恢复跳动的整个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就连寻找沈阳本地患者接受手术都来不及。最终,急诊女患者的心脏没有被摘取,一次救人的机会就这样落空。

医生公开个人手机号

帮患者登记

在人们的印象中,从来都是需要移植的患者在苦苦等待器官,如同等待最后一丝生的希望。这一次,为什么会出现有捐无受的遗憾呢?傅全威告诉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随着器官捐献工作者多年的不懈宣传,捐献流程越来越规范,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明,辽宁省的器官捐献事业正在不断发展。加上大医院本身接收的危重症患者较多,具备捐献条件的患者就会相应增多。医院还专门成立了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领导小组,2015年在该院捐献器官者共16例,2016年截至目前已经捐献了11例。

而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心脏移植手术的观念还需要更新。“患者家属与医生术前谈话时,问得最多的就是‘心脏都换了,人能活吗?’其实今年我院已经做过6例心脏移植手术,累计有16例成功的心脏移植手术,成活率在90%以上。至于手术费用,基本上不超过20万元,加上医保的保障,平均收入的家庭一般还是能够承受的。”傅全威表示。

“张红放弃手术的那天晚上,我想了很多很多,真的不希望这样的遗憾再次发生。”刘涛说,他愿意在媒体上公开自己的个人手机号13514252011,需要心脏移植的患者都可以打这个电话登记。“患者需要提供血型、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并到医院做一个心脏彩超。”这样,今后再有可以移植的供体出现,就能有更多患者有希望受益。(沈阳晚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