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人物:王清青,女,1989年生,河南鲁山县法院民二庭法官。
专访背景:11月23日下午开始,鲁山县法院民二庭法官王清青“怀抱生病女儿办案”的照片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广泛转发,获得网友广泛点赞。昨日下午,华商报记者就事件始末和基层法官的工作、生活状态专访了王清青。
丈夫出差工作较多
只好把生病女儿带到单位
华商报:你抱着孩子办案的照片在朋友圈广泛传播,这事你知道吗?
王清青:23日晚上,一位同事对我说,我抱着孩子办案的照片在微信群、朋友圈广泛传播,说我“火了”,我才知道这回事。
华商报:你的名字“清青”和你的职业很有关联性,是否寓意“清正青天”,是有意为之还是一种巧合?
王清青:(笑),一些对我经手的案件较为满意的当事人也说,我的名字和我的职业很“般配”,其实完全是一种巧合。我的名字是父亲起的,因为我生于清明节前后,当时万物复苏,青色一片,“清青”因此得名。
华商报:你抱孩子办案的照片让人看了很辛酸,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
王清青:我的女儿2岁多一点,因为我和爱人都不是鲁山本地人,双方父母无法帮忙带小孩,只好自己带。女儿不到2岁就送幼儿园了,由于我们平时照顾得少,经常发烧感冒。11月22日下午,女儿再次发烧,幼儿园让我接回治疗。不巧丈夫当天出差,考虑到年底法院工作较多,我不想因为请假而耽误手头办理的案件,加之医生说孩子无大碍,吃点退烧药就好了,我只好把她带到单位,实属迫不得已。没想到,孩子吃完药就睡着了。就这样,我一手抱着孩子,一手写阅卷笔录的场景被同事随手拍了一张照片,转发到微信朋友圈。
带孩子到单位时很纠结
担心影响其他同事
华商报:绝大部分网友被你抱孩子办案的照片感动,也有个别网友认为,上班不应该带孩子,你对此怎么看?
王清青:我也不赞成上班带孩子,这是铁的纪律和规定。当天带孩子到办公室,我非常纠结,担心影响其他同事,也怕被案件当事人看到,但当时的情况实属迫不得已,也请广大网友理解。
华商报:网友很关注你当时办的案子,真的急到连照顾孩子都顾不上吗?
王清青:其实当天办的案子并非当天审理,也没有通知当事人,只是考虑到第二天要审理,所以要提前熟悉、梳理一下,避免第二天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此外,法院对法官有结案率要求,每到年底,法官都会比较忙,这也是我不能请假的一个原因。
当了两年法官
办理的案子将近300件
华商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群众司法维权的意识不断提高,和以前相比,法官的工作量是不是明显增大?你一年要办多少案子?
王清青:2014年11月担任法官以来,我办理的案子将近300件,的确有逐年递增的势头。去年底至今年以来,我们法院受理的案子明显增加。
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们法院受理的案件达到8000余起,比2014年时翻了一番。2014年,我们法院每位法官平均办案100起,而今年超不过200起名次就得往后排。
华商报:基层法官的收入和待遇如何?
王清青:正常情况下,我们的收入在3000元左右,对于县城消费而言,生活基本有保障。
华商报:人常说“法官心中一杆秤”,你心中的“秤”是什么?
王清青:我心中的秤是“客观、公开、公平、公正”。
华商报:情与法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你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
王清青:在情与法的天平上,我会通盘考虑,两者兼顾,但更倾向于法。
办案期间
曾有人诅咒恐吓孩子
华商报:再公正的判决也很难令涉事各方完全满意,你在判决过程中,如何做到最大的公平公正?
王清青:法官判案靠的是证据,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情与理、情与法面前,我同样会坚持依法办事。许多人认为,女性重感情,心慈手软,作为一名法官,我经常提醒自己,办案时不能夹带任何感情成分,这是自己必须恪守的职业准则。
华商报:你个人觉得,法官群体的工作、生存状态是好了还是坏了?平时有没有遇到过骚扰、恐吓电话?
王清青:整体而言,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官的工作、生存状态越来越好。但实际工作中,因为涉及个人利益,法官这个群体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不理解、骚扰甚至谩骂、恐吓。
我办理的一起案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位30多岁的女子先后四次离婚,和前三任丈夫生了5个孩子,和第四任丈夫生了两个孩子。前三次,法院都将孩子判给了她抚养。我办理的是她的第四次离婚。考虑到她的实际情况,在做了大量的调查、协调工作后,我们最终判决她和第四任丈夫一人抚养一个孩子。但她对此不满意,认为两个孩子都应该判给她,我判得有问题,不断给我发狠毒的、带有侮辱性的短信,甚至诅咒、恐吓我的孩子。
我当时特别生气,一度想到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院领导知道我的想法后劝我,让我和对方主动沟通,告诉她为什么这样判,把道理讲明白。在领导的劝解下,我主动约当事人出来聊天。在我的反复解释下,当事人消除了误解,最终向我赔礼道歉。
基层法官压力主要源于“案多人少”
华商报:从事法官工作以来,你有什么感悟?
王清青:不管办理什么案子,一定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着想。只要案前、案中、案后和当事人多沟通、多交流,当事人就会对法院判决多一份理解,多一些支持。
华商报:以前法官办案环境比较复杂,经常会出现领导干涉法官办案的现象,这种情况现在还有没有?
王清青:我不知道其他同事有没有经历过这种情况,但我这里可以很坦率地说,办案过程中没有领导打过招呼。
华商报:2015年9月,法官办案终身负责制实施以来,法官的压力是不是普遍增大了?你和同事如何减压?
王清青:新形势下,法官压力增大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个人认为,这与终身负责制关系不大。因为没有实施终身负责制以前,法官也要对案件负责,对当事人负责,对自己负责。我个人认为,基层法官的压力主要源于基层法院“案多人少”这样的现状。
我们缓解压力的主要方式就是同事们在一起聊天时发发牢骚,相互抱怨一下,然后大家照旧正常工作,否则,又能怎样呢?(笑) 华商报记者 陈有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