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法国本土沦陷于纳粹德国之手,日本的魔爪也伸向整个亚洲,日本怂恿“伙伴”泰国向法属印度支那(今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发难,泰军侵入法国统治下的柬埔寨。面对“仗势欺人”的泰军,法国人不肯坐以待毙,法国总督让·德古一边组织陆军反击,一边派出舰队寻歼泰国海军,切断其海上生命线。 在海上爆发的海战致使泰国海军四分之一的舰艇被毁,而法国海军除若干水手受伤外无一阵亡,不可思议地取得了“0比300”的战果!
(法国总督让·德古)
1940年12月9日,德古任命轻巡洋舰“拉莫特·毕盖”号舰长贝朗热上校为法军作战编队司令,要求其“主动和泰国海军干一仗”,支援陆上作战。
泰军当时的主要海军力量都在阁昌湾锚地,部署有2艘日本造装甲岸防舰(“阿育陀耶大城”号和“吞武里”号)、10艘鱼雷艇、2艘警戒舰、1艘潜艇和2艘布雷艇,兵力超过4000人,战舰总吨位3万吨。相比之下,法军只有5艘舰艇能参战,即1艘轻巡洋舰(“拉莫特·毕盖”号)、2艘护卫舰(“夏尔内尔海军上将”号和“杜蒙忒·德维尔”号),以及2艘警戒舰(“塔约尔”号和“马恩河”号),兵力为600人,战舰总吨位1.25万吨。可见,法军不占任何优势,况且他们还要深入敌国领海,相关水文资料很少,法军不清楚航线上哪里会有暗礁。
即便如此,法国人还是决定找泰国人打一仗。1941年1月15日晨,贝朗热仍然率旗舰“拉莫特·毕盖”号从越南金兰湾出发,当晚赶到金瓯角(越南本土最南端)锚地与其他舰只汇合。21时,法军作战编队集结完毕,之后保持无线电静默,按照13.5节的航速驶往阁昌岛。贝朗热命令各舰:“编队定于1月17日昼间攻击阁昌湾锚地敌舰,编队首先在克拉岛西南部集结,然后各舰艇依照计划迅速抢占攻击阵位:警戒舰‘塔约尔’号和‘马恩河’号控制阁昌湾-克拉岛海域,护卫舰‘杜蒙忒·德维尔’号和‘夏尔内尔海军上将’控制克拉岛-昆岛海域,轻巡洋舰‘拉莫特·毕盖’号控制昆岛-昌岛海域。在海上能见度允许时,各舰相互给予火力掩护,打击目标视战场情况而定。”
法军编队进入作战海域,拉开架势就等泰军来了,起初泰军两艘鱼雷艇在阁昌岛外12千米处发现法舰,慌忙开火拦截,可是泰国水兵没有远程舰炮,只能用小口径高射炮平射法舰,这完全是“隔靴搔痒”,火力根本对法国战舰没有杀伤力,法舰“拉莫特·毕盖”号的8门155毫米主炮在距泰国鱼雷艇1万米距离上齐射一分钟,随后发射三组鱼雷。在接下去的10分钟里,“拉莫特·毕盖”号集中8门155毫米炮和4门75毫米炮实施覆盖射击,泰国两艘鱼雷艇相继被打沉。同时,“拉莫特·毕盖”号的齐射炮火还摧毁了一个岸上观察站,切断了阁昌岛与泰国空军基地的电话联络。
干掉泰军鱼雷艇之后,“拉莫特·毕盖”号抢占了能够控制整个阁昌湾锚地的战位。随后它发现泰国岸防舰“吞武里”号向东北方向航行,企图利用岛礁掩护,以最高速度脱离战场。“拉莫特·毕盖”号哪肯放过这一良机,此时它距“吞武里”号仅4000米,8门155毫米炮展开齐射,同时以27节速度追击。在密集的炮火覆盖下,“吞武里”号多处起火,舰身右倾,舰尾触礁,舰艏翘出海面,前主炮已经没了声响,眼看就要倾覆了。鉴于“吞武里”号已成一条死鱼,为了提防泰国战机赶来报复,法国各舰艇撤离战斗区。至此,阁昌岛海战宣告结束,而时间仅仅持续了1小时46分钟。
(法国水兵在舰艇上合影)
这次法军突袭泰军大获全胜,泰国海军的“昭披耶”号、“宋卡”号以及“桐艾”号鱼雷艇被击沉,“吞武里”号岸防舰遭重创后倾覆,泰国海军有300余人战死(包括在“吞武里”号上充当技术顾问的多名日本军官),获救者仅82人。这场海战致使泰国海军四分之一的舰艇被毁,而法国海军除若干水手受伤外无一阵亡,不可思议地取得了“0比300”的战果!